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新疆陆续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浪潮迭起,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算力是数字化的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重要基础。它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成为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基础设施。
2024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认真研究谋划,编制‘十张网’实施方案”。其中,绿色低碳高效算力网为“十张网”之一。
——依托强大算力支撑,克拉玛依目前已建成西北地区单体顶级规模影视动漫渲染基地,布置渲染节点最高达20000个,渲染了3000多部国内外影视作品场景画面。
——哈密市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积极地推进与重庆、郑州等中西部城市深度合作,推动算力资源有序流通。哈密(伊吾)先进计算集群一期项目上线运行,二期项目已建成投用。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305亿元。
布局算力产业就是布局未来产业。算力的背后是电力,新疆电力充沛,且在全国电力市场中,电价处于洼地,发展算力产业有着突出成本优势。2024年,全国算力企业“跑步”落户新疆。特别是AI大模型进入快速地发展期,大模型规模慢慢的变大,参数慢慢的变多,对算力需求也水涨船高。有着成本优势的新疆,俨然成为智算中心建设新热土。
石河子市出台促进绿色算力发展政策,给落地AI企业、科研机构发放“算力券”,支持绿色算力企业联合绿色电力企业配套建设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与储能项目,用电价格低于新疆电网同电压等级用户价格水平。
算力包括通算、智算和超算。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智算规模超过10000P。
促进算力与新能源融合发展。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联合发布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新疆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048亿千瓦,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省份。蒸蒸日上的新能源产业,为算力项目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速推进绿色低碳高效算力网建设,为新疆数字政府、数字化的经济、数字社会建设发展夯实了底座。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数字政府改革作为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重大改革事项,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从“进一门”到“最多跑一次”,从“不见面”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迈入“三融五跨”一体化新阶段。
2024年12月3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效办成一件事 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新闻发布会。
扎实开展“数字便民利企行动”,2024年,自治区全力推进“掌上办、就近办,不见面、不求人”集成改革,在“新服办”“新企办”政务服务移动端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在全疆布放“新智助”智能终端设备1100余台,满足企业和群众“指尖办”“自助办”需求。
国务院发布的“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第一批清单共有13个重点事项,涉及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退休、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信用修复等。一年来,自治区通过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第一批13个重点事项全面落实落地。目前,13个重点事项办理环节、材料、时间和跑动次数均大幅压减,综合平均压减率超70%,大大降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制度易成本,经营主体和群众办事便捷度大幅度的提高,累计办件量达11万余件。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推动政府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全方面提升政府效能关键改革举措,也是新发展阶段政务服务改革核心方向和战略重点。
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剑表示,“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得益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位推动,各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彰显数字政府建设支撑能力和数字化发展新成效。
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首批13个重点事项和新一批8个重点事项基础上,自治区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又推出20个创新“一件事”事项,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矩阵,让企业群众更有获得感。
数字政府建设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企业和群众。一年来,新疆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快速推进,“一窗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证”模式逐步形成,企业和群众由“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塔城地区政务服务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黄俊立介绍,“一窗式”改革实施后,90%的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群众办事实现“取一个号、跑一个窗、办一串事”。
加快推动政务数据归集共享,持续丰富全区统一电子证照库,自治区还将加快证照数据汇聚,提升电子证照数据规范性、可用性,实现更多集成事项表单字段“免提免交”;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模式创新,自治区还将逐步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承诺办”“免申办”“好易办”“一类事一站办”等更多创新服务模式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更加精细、规范、高效,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内生动力提供有力保障。
1月6日,国网能源新疆准东煤电有限公司智控中心内,工作人员轻轻按下按钮,500米深矿井下,破碎机、转载机、前后溜刮板机依次启动。片刻,眼前大屏监控画面出现采煤机采煤场景,煤流顺着溜槽哗哗传输而下。
国网能源新疆准东煤电有限公司新建准东煤田大井矿区二号煤矿2024年8月通过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验收,是新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煤矿高质量生产的代表煤矿之一。应用5G、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近年来,新疆煤矿快速推进智能化建设,截至2024年12月10日,全区66处正常生产煤矿已有29处通过智能化验收,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
2024年12月10日,在国网能源新疆准东煤电有限公司准东煤田大井矿区二号矿井智控中心,通过大屏可清楚地看到井下采煤情况。
煤矿智能化建设给煤矿生产带来“减人、增安、提效”作用,能够推动新疆煤炭先进产能加快释放。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新疆原煤产量达47736.8万吨,同比增长19.4%,增速全国第一。
不仅如此,在新疆农业生产、油气加工、商贸物流等领域,数字技术已广泛渗透其中,特别是正在加快建设的“十大产业集群”,数智化转型更是逐浪高。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新疆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在新疆农业领域的数字农场,1人种5000亩棉花慢慢的变成了现实;在工业生产领域,不少企业员工跟机器人成为“同事”;在服务业领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